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刘晓第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戏里戏外画人生

2013-05-20 16:09:45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杨卫
A-A+

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,吸收了昆曲、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,又经这20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,早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极具概括性的表演程式。正因为这种表演程式浓缩了人生,具有现实的典型性。所以,也被后来不少画家作为表现题材,以此来折射人间万象,反映社会百态。在这方面卓有成就的现代画家有关良、丁雄泉等等,他们对戏曲人物的描绘,通过绘画语言的创新拉开一道全新的视觉帏幕,也深深地吸引了不少后来者畅游其中,到舞台人生里去捕捉生命的灵光。我这里要介绍的画家刘晓第,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。

  刘晓第,196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自小受家庭的影响,喜欢上了画画。后来,刘晓第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,毕业后又从事过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。从刘晓第的这些履历看,他的成长、学习,以及工作等等大都是以北京为轴心向外辐射,生活圈子基本上没有离开京城。众所周知,北京是京剧的根据地,尽管京剧发源于安徽的安庆一带,但发展壮大还是在北京。这200多年来,京剧经过自下而上、又自上而下的不断传播与扩散,早已在北京家喻户习,深入人心。刘晓第生长在北京,从小就耳濡目染,对京剧自然是熟稔于心。这是否构成了他后来钟情于戏曲人物画,迷恋京剧题材的创作诱因呢?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,生活中对什么东西记忆犹新,就一定会把这些东西带进自己的艺术作品中。

  事实上,最初进入绘画创作,刘晓第并没有选择戏曲题材,而是遵循学院派的轨迹,以写实人物为主。那一时期他画过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男女,也临摹过不少名家的人物绘画作品,尽管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,但这个过程却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。我有一种感觉,觉得刘晓第后来的绘画选择戏曲题材,其因子早在写实人物阶段就已经酝酿。正如他的人物画注重细节,尤其是对刻画那些具有绸缎质感的衣纹特别着迷一样。这种光滑亮丽的质感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戏曲服装。也许正是这些因素,激发了刘晓第对京剧的诸多记忆,使他逐渐步入戏曲中,逐渐把自己的绘画题材转向了曾经熟悉的京剧世界。

  大概是2003年左右,刘晓第创作了一幅名为《鹤鸣神韵》的油画作品。这幅作品拼凑了某个京剧的场景,刘晓第以戏曲强调的主次关系来塑造画面,将画中的三个人物或面,或侧,或背,各不相同地安排在一个金字塔结构里,呈现出了很强的视觉张力。正是因为刘晓第从京剧表演中吸取构图,创新了画面,很快便受到了专业界的认可,继而他的油画作品《鹤鸣神韵》,被受邀参加了2003年全国油画展华北区的展览。无疑,这对于刘晓第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,刺激着他不断深入到戏曲人物中,去拓展绘画的更多可能性。

  这些年,刘晓第沉淀下来,在戏曲人物画领域默默耕耘,已经成绩蜚然,不仅邀请他的艺术展览已经越来越多,而且收藏者也日益增加,甚至就连京剧大师梅葆玖也闻名而来,邀请他为自己作肖像画……不过,尽管刘晓第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,但他丝毫没有因此而止住探索的足迹,相反却是大踏步向前,开始了现念的更新与语言的革命。我感兴趣的,正是刘晓第自我蜕变以后创作的这些作品。在我看来,刘晓第的这些作品虽然还是沿袭了过去的京剧人物题材,但现念的内涵更加突出了。就像他在新作中突出戏中人物的表演瞬间,而把背景有意的虚幻,或置换成一个更加吻合人物心理变化的场景一样。这种高度的提炼,蕴含了刘晓第对戏里戏外各种丰富人生的把握,也包含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。

  其实,京剧本身就是一种现念性很强的艺术,之所以引人入胜,几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,就在于它高度的概括性,反映出了不同人的身份、心理,以及大历史的风云跌宕与日常生活的起起伏伏。这便是艺术的魅力,当年关良、丁雄泉他们取戏曲人物作画,并不简单只是因为喜欢戏曲,更因为戏曲人物的这种高度提炼,能够为自己形成独特的画风带来形象的启迪。这,其实才是画家关注戏曲题材,引戏中人物入画的真正意义。刘晓第通过自我艺术观念的更新,在画面中建构起新的舞台人生,我相信只要有代表性,便一定可以折射出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。

2013年3月25日于通州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刘晓第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